财务管理工具——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分析方法与技巧 常用财务比率 文档说明: 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指标。本文档汇总了财务分析最用的40种比率,按照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一一归类, 绍了:每种比率的含义、计算公式、一些经验标准,以及其变动反映、评价了企业哪方面的经营、财务状况和问题,分析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类别 短 期 偿 债 能 力 长 期 偿 债 能 力 财务比率名称 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动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带息负债比率 带息负债÷负债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年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一年中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或者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一年中的天数)÷年赊销收入净额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天数 营 运 能 力 年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一年中的天数÷存货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其中,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一年中的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净值+期末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一年中的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其中,平 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 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天) 360天÷总资产周转率 (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应摊未摊潜 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 不良资产比率 +减值准备余额)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其 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 资产现金回收率 +资产总额年末数)/2 盈 利 能 力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营业净利率 净利润÷营业收入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其中,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净额减去销售成本的余额,销售收入净额是销售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总资产报酬率(ROA) 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ROE) 税后净利÷股东权益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 基本每股收益 发生在外普通股的加权数 每股收益(EPS) 净利润÷股份总数 每股股利 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股数 营业收入增长率 (本年营业收入-上年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资本积累率 扣除客观因素后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 所有者权益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 益 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 额 技术投入比率 本年科技支出÷本年营业收入净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 发 展 能 力 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三年前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开3次方-1 (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三年前末所有 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者权益总额)开3次方-1 综 合 杜邦分析 基本公式:股东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 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其他比率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年度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版权所有: 北京未名潮管理顾问 有限公司 预测——财务分析方法与技巧 常用财务比率 析最用的40种比率,按照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一一归类,并详细介 变动反映、评价了企业哪方面的经营、财务状况和问题,分析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分析说明 反映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偿能力比率。其中,流动资产包括企业现有 的和存入银行的现金以及在正常经营期内能在12个月内转换成现金的所有资产,如短期投资的有价证 券、应收账款、存货及预付账款;流动负债包括预计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宜 过高,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较适宜 的比例是2∶1。 速动比率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清算能力。从债权人角度看,速动比率越高越好,但速动比率越高 ,企业速动资产利用就越不充分,闲置越多。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在100%或稍超一点为好。但具体分析 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因为该比率的分析虽然排除了存货,但速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也可能存在账 龄过大、尚有未确认的坏账等问题,使速动比率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现金及其等价物,如现金和有价证券。一般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 如果现金比率过高,就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债务负担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高。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在30%~50%之间 比较正常。 产权比率表示企业吸引的债务与股东投资之间的比率关系。一般认为,产权比率在50%~100%之间比 较适宜。 息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利息+所得税。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表示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率 越高,表示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而这个比率越低,说明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压力就越大。通常 认为,利息保障倍数在3~5倍较适宜。 带息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带息负债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中带息负债的比重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偿债(尤其是偿还利息)的压力。 年赊销收入净额=年销售收入—销售退回—现金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 款)÷2。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企业的信用政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表明收账 迅速、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坏账损失少,但如果速度过快、平均收现期过短,账面上应 收账款余额很低,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厉,可能导致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减少。以下 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一是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二是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 三是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四是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反映企业存货管理的有效程度。存货周转越快,表明存货越具有流动性,但周转速度过快可能表明存 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通常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从投入资金到被销 售收回的时间越短,经营管理效率就越高。资金回收速度越快,在营业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就 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如果存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存货积压,不适销对路,导致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但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也应注意防止采购供应脱节影响正常经营等现象的发生。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 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 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做保证。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 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 ,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 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 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 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 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 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它反应了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注意:1.该指标的分母采用平均固 定资产净值,因此指标的比较将受到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影响,应注意其可比性问题。2.当企业固 定资产净值率过低(如因资产陈旧或过度计提折旧),或者当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该比率意义不 大。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转换成现金平均需要的时间,即平均天数。固定 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 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 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 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越好,但是 ,1.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突然上升,而企业的销售收入却无多大变化,则可能是企业本期报废 了 大量固定资产造成的,而不是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提高。2.如果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且长期处 于较低的状态,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处置多余、闲置不用的资产,提高销售收 入,从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3.如果企业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总资产平均余额应采用更详细的资 料进行计算,如按照月份计算。 不良资产率是指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占全部资产的比率。一般情 况下,本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沉积下来、不能正常参加经营运转的资金越多,资金利用率越差。该指 标越小越好 表明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 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营业净利率是企业销售的最终获利能力指标,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但是它受行业特 点影响较大,通常来说,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营业净利率就越高;反之,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 ,营业净利率也较低。该比率分析应结合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 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企 业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就难以实现盈利。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 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 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

xls文档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表格类文档 > 财务会计 > 精选 > 文档预览
10 页 955 浏览 2023-12-13 3.2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第 1 页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第 2 页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第 3 页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第 4 页 财务比率大全(40种,含义、计算公式、分析说明等)(1)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于 2023-12-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