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 XX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XX 年经营计划书 AHR 管理中心 第 1 页 共 14 页 制定: 审核: 批准: 深圳 XX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及要求指导下,人 力资源部已从事务性工作向管理体系工作转变。在 20XX 年人力资源部将建立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任 职资格管理及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公司人员整体职业化水平,以下是人力资源 部 20XX 年重点工作。 一、部门的目标及 KPI 指标 (一)20XX 年度工作目标 1、完善招聘管理制度,规范招聘流程,拓宽外部招聘渠道,建立与猎头公 司的合作关系,引进专业化核心人才(全年引进博士 3—5 人)。 2、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以 BSC 为思想,以 KPI 考核为导向的绩 效管理体系及激励机制,实施绩效与薪酬挂钩,与职位任职资格管理挂钩。 第 2 页 共 14 页 3、建立 XX 干部管理体系,组织及建设干部资源池机制,针对有潜能的管 理层,通过公司考核,纳入干部培养计划进行培养,为下属公司输送合格人 才。 4、建立干部及专业类任职资格标准,完成全公司干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 人员任职资格评估,实施干部工作改进计划,对核心骨干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 养。 5、建立一体化培训管理体系,完成基础类课程建设,搭建内部讲师队伍, 建设内部讲师管理机制,各部门做到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培训。 6、建立点薪制的薪酬管理体系,实施薪酬跟职位体系挂钩,持续推动薪酬 激励机制。 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与 IT 部门一起建立 OA 信息管理平台、HR 信息系统,现实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二)20XX 年度 KPI 考核指标 指标类型 指标 财务类 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权重 评分标准 目标值 10% 得分=人均效益/目标值*权重*100 7000 元 5% (1)-10%≤差异率≤10%为满分; -10%≤ 目 标 值 人均效益=当期销售净利润/ 人均效益 当期总人数*100% 费用预算 执行差异 差异率=(总成本-总预算)/ (2)差异率超出目标值(±10%)的绝对 第 3 页 共 14 页 率 总预算*100% 内部客户 内部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 满意度 度评分(实际得分) 核心人才 人才招聘计划达成率=实际 招聘达成 招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率 *100% 人才结构 硕士人员占比 11%,本科人 调整达成 员占比 22%,专科人员占比 率 20% 内部运营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推行达成率=实际 类 推行达成 完成绩效考核次数 /计划推 客户类 率 行绩效考核总次数*100%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建设完成率=实际 建设推行 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计划完 达成率 成情况*100% 核心人才 员工流失率=辞职员工/员工 流失率 总数 学习成长 干部培养 合格率=实际培养合格人数/ 类 合格率 计划培养总人数*100% 10% 值,每超出 1%,扣 0.1 分,扣完为止。 ≤10% 得分=实际得分/目标值*权重*100 90 分 得分 =人才招聘计划达成率 /目标值 *权重 10% 15% 15% 80% *100 各项中单项低于 1%扣 1 分,高于 1%加 1 分 得分 =绩效考核推行达成率 /目标值 *权重 90% 90% *100 15% 得分 =管理体系建设完成率 /目标值 *权重 *100 90% 10% 得分=员工流失率/目标值*权重*100 35% 10% 得分=合格率/目标值*权重*100 90% 二、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一)人力资源 SWOT 分析: 优势 Strength 弱势 Weakness 人力资源体系框架已初步搭建 现有人员对公司文化认同度较高,工作中想做事,愿担 乏外部招聘渠道的拓展意识。 当 部门人员工作气氛融洽,内部互动顺畅 未能满足公司快速成长过程的关键人才需求,缺 人力资源系统对公司战略管理的支持性不够 公司基础管理薄弱,造成人力资源体系工作开展 第 4 页 共 14 页 较困难。 公司职员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够,认为人力资 源工作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 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经营层高管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 支持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将会对公司经营计划、战略目标 新能源产业为市场趋势产业,企业投入研发较大, 加剧了人才竞争,且市场目前行业人才储量较少,给 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岗位的招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新能源产业趋势形成,会唤起更多人才对新能源行业倾 慕 力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显著,有利吸引人才 (二) 行业内外环境 SWOT 分析 第 5 页 共 14 页 外部环境严峻,给公司迅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阻 优势 Strength 弱势 Weakness 公司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及累积,在新能源材料 领域已奠定了优势地位 公司核心文化理念未贯穿到基层,员工对 公司整理战略规划认识不够 产品品质好,且具有一定优势的知名度 公司在行业地位高,影响力较大,且对行标的制 定有一定的话语权 经营层捕着商机的能力特别强,公司发展迅速 公司凝聚力特好,员工对公司忠诚度较高 公司管理基础薄弱,各项管理体系贯彻执 行力度不强 公司高绩效团队建设较弱化,职员缺乏自 动自发的工作激情,且整个团队工作效率不高。 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新能源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刚性需求增加;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较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新能源行业属朝阳行业,发展优势明显; 公司在世界电池负极新能源材料的中心地位已 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关键性技术人才短缺,造成行业发展 的局限性. 确立 三、 人力资源工作策略、 重点工作一: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以 BSC 为考核思想,以 KPI 考核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以平衡 计分卡为考核体系的建立,为各部门设立高标准、高难度的业绩指标,并把公 司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员,有效的解决公司目标、部门目 标、个人工作职责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解决过去绩效考核工作中出现的 问题与矛盾。 1、建立以平衡记分卡为主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司 及部门采用 BSC 的方式进行分解目标,个人采用 PBC 方式进行目标分解及考 第 6 页 共 14 页 核),20XX 年 1 月完成所有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相关制度及文件的建立。 2、组织各部门培训、讲解新的考核体系、绩效制度及考核运作模式; 3、根据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组织总部各部门及分公司编写 20XX 年的绩效 KPI 指标;(2011 年完成总部各部门及下属公司 20XX 年年度的 KPI 指标分 解,20XX 年 1 月份完成总部所有部门季度 KPI 指标分解) 4、根据部门年度考核指标,组织部门及分公司分解各季度考核指标及个人 PBC 考核指标;(20XX 年 1 月份开展此项工作) 5、开展各季度的绩效考核活动。(各季度考核工作按季度时间执行) 重点工作二:建立干部管理类及专业技术类任职资格标准 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在资格认定的过程 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公司培训及个人自我学习等方式,促进员工任职能力 的提升,做到职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 同时,通过专业资格认证及要求,为人员晋升、考核、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 作提供重要依据。以下是任职资格具体的实施方法: 1、制定任职资格评估体系、制度及相关文件;(已建立,待 20XX 年按计 第 7 页 共 14 页 划 开始实施) 2、制定干部管理及专业类任职资格标准;(已建立标准,需完善) 3、制定评估方案、计划及具体实施措施;(已制定了评估方案,实施计划 根 据公司领导意见调整为 20XX 年 4 月份开始实施) 4、按计划开展任职资格评估及认证管理; 5、实施认证结果的运用。(运用于人员晋升、考核、薪酬、人员培养等) 重点工作三:干部管理体系 干部管理策略:加强对干部的选拔、评估、任职能力考核、培训、信息管 理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通过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 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干部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1、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干部管理策略、干部任职资格认证管 理、干部试用期管理、干部选拔管理、干部资源池运作管理) 第 8 页 共 14 页 2、建立干部任职资格管理标准,制定干部任职资格方案及行动计划。 (20XX 年 4 月份开始启动全公司干部任职资格评估工作,计划五月中下旬结 束所有干部任职资格评估) 3、完善干部资源池管理,通过推行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各系统人才架构的 完整性和组织的弹性。(20XX 年六月份做启动人才培养计划,预计 7 月份建 立干部资源池,对人才进行有计划的培养) 重点工作四:核心人才引进 工作目标:核心人才含技术研发、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高级营销 管理、行政人力资源类高端人才至少 8 人。 关键人才的引进是保障公司业绩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保障公司管理提 升至国际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人力资源部在 20XX 年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引进 关键人才,拓展招聘渠道。为了达成目标,人力资源部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1、通过拓展招聘渠道,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渠道一:加大行业内人才挖掘深度,进入产品产业链找寻行业人选。如客 户,供应商等。 第 9 页 共 14 页 渠道二:与猎头公司合作,寻求行业尖端人才。计划与 2 家熟悉该行业的 猎头公司合作,挖掘公司急需人才。 渠道三:参与新能源行业的专场大型招聘会。参加群英会及政府举办的新 能源技术人才交流会。 2、搭建高效有序的招聘平台,规范招聘管理体系,优化招聘管理业务流 程,拓展招聘渠道,分类建立人才选拔机制。(①建立人才库;②建立招聘流 程信息化管理 。) 重点工作五:一体化培训管理体系 1、培训管理策略:加大入职培训力度,完善入职前岗位职责培训并通过相 关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 2、梳理培训制度、流程和入职指引,全面规范培训工作。包括讲师认证管 理规范、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规范、外请培训管理规范、外派培训
01-【经营计划】-10-年度人力资源经营计划书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于
2023-11-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