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1、目的 对采购过程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本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及产品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过程质量的控制 3、职责 3.1 企业的物资采购有供销部归口管理控制。 3.2 供销部组织实施供方的调查评定及业绩考核,并负责向合格供方采购所需物资 3.3 生技部、质量部按管理分工的范围,参与对采购质量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 供方的分类 为便于供方评定及控制,企业将材料、辅料,按重要性分为 A、B 二类,即: A 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卫生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如: B0PP、LDPE 膜等; B 类:不影响产品使用性或稍有影响但可补救的物资,包装及辅助材料等起辅助作用 的物资,如:合格证、包装物。 4.2 供方的控制 4.2.1 对合格供方,供销部负责执行动态管理,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按 A、B 分类 要求,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论,适当调整《合格供方名录》 4.2.2 日常管理可依据供货质量记录,准确掌握其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A 类物资出 现一次质量问题应以质量情况通知的形式向其提出警告,限期整改。 A 类出现两次同 类质量问题,应以质量情况通知的形式通知其停止供货,经整改合格后,应重新申请 供货。整改期间质量部应调整抽检方案。 4.2.3 A 类整改后,经验证仍不能达标者,应从《合格供方名录》中予以剔除。 B 类物资出现质量问题按退货处理,并考虑其合格供方资格 4.3.1 供销部应根据供货计划,汇总采购资料。该资料应清楚说明: A、物资标识:类别、型号、等级等 B、技术资料标识:标准规范、过程要求、检验规程等的名称、编号、版本等。 C、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体系标准标识:标准名称、编号、版本等 4.3.2 采购资料发放前,应经供销部经理审批其适用性。 4.3.3 供销部根据生技部提供的采购资料和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形成每次采购所需 要的《采购清单》,供应人员凭《采购清单》的要求向合格供方进行采购。外协加工 的电话通知. 4.3.4 采购或外协加工回来的材料由供销部安排送检.(本公司无外协加工产品) 4.3.5 本公司所采购的原材料由于无法检验出该产品的卫生指标,故对所采购的产品 由供方提供原材料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其中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原料应符合成型品的 卫生标准,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是有自检能力的厂家提供的合格 证明,或无自检能力的厂家委托有检验能力的厂家或机构提供的证明或检验报告;原 辅材料必须使用食品用原辅材料。 4.3.6 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使用台帐,原材料不得使用外购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 4.3.7 经质量部验收合格的材料,由仓库保管员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并 按《仓库管理制度》进行保管。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仓库管理制度》 6、质量记录 《采购清单》 《入库单》 供方评价准则 1、目的 为选择合适的供方,对采购过程质量进行控制,特编制本规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供方选择评价的控制 3、准则内容 3.1 供方的分类 为便于供方的评定及控制,公司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按重要性分为 A、B 二 类,即: A 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如 BOPP、LDPE 等; B 类: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或稍有影响但可补救的物资,包装及辅助材料等起辅助作 用的物资,如:合格证、包装箱 3.2 A 类供方选择评价准则 根据满足本公司采购合同要求,对供方评价、选择准则可包括: A)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历史业绩,如满足质量要求的生产设备、人员、 技术水平和检测手段,确保供货及时,售后服务到位,价格合理 B)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 C)经济实力、商业信誉及物资证明 D)供应商的合法性,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B 类供方选择评价准则 A)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历史业绩,如满足质量要求的生产设备、人员、 技术水平和检测手段;确保供货及时,售后服务到位,价格合理。 B)供应商的合法性,满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C)可随时进行调换 3.4 供方评价 3.4.1 评价、选择原则 企业本着“求近避远,专业对口,择优和促进竞争”的原则选择供方。 3.4.2 对提供 A 类物资的供方 A)初选:调查+营业执照+产品质量认证(如有) 对提供 A 类物资的供方,供销部牵头组织质检部及相关部门人员对该供方进行现 场评价,结合《供方评价准则》,选择评价供方,平定结果作为列入合格供方的主要 依据。 B)已选:每年业绩评定 对已建立供货关系的供方,由供销部根据该供方的供货业绩,作出评定结论, 决定是否列入合格供方。 3.4.3 对提供 B 类物资的供方,供销部进行调查了解情况,作出选择评价意见。 3.4.4 供方选择 供销部依据评定意见及调查或业绩评定等情况,提出《合格供方名录》,分别建 立各供方档案,并妥善加以保管。 4、质量记录 《供方调查表》 《供方(业绩)评价表》 《合格供方名录》 采购文件 1、目的:按采购文件规定的要求对原辅材料以及外协件质量的控制 2、职责 2.1 供销部负责采购文件的编制及管理 2.2 质量部负责采购的原辅材料、以及外协件质量的控制(检验/验证) 3、工作程序 4.4.1 采购文件 供销部负责人应按规定的要求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协议、采购合同等 采购文件。 4.4.1.1 采购文件应包括拟采购产品的信息: a)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可直接引用各类标准或提供规范、图样等技术文件); b) 对产品的验收要求; c) 其他要求,如价格、数量、交付等。 4.4.1.2 采购文件的管理应按《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执行。 4.3 采购 4.3.1 采购计划 供销部根据《月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编制《月采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 实施采购。对于临时采购的物资,相关部门填写《临时采购要求单》,报供销部经理 批准,交供销部实施。 4.3.2 采购的实施 a) 供销部根据批准的《月采购计划》、《临时采购要求单》,按照采购物资技 术标准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方并进行采购; b) 第一次向合格供方采购重要和一般物资时,应签定《采购合同》,明确品名 规格、数量、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责任及供货期限等; c) 供销部根据需要将相应的技术要求作为合同附件提供给供方; d) 采购前采购员应核实提供给供方技术的要求是否有效,将《采购清单》交供 销部经理确认后实施采购。 5、质量记录 《采购计划》 《采购清单》采购检验(验证)制度 《采购合同》 1、目的:采购的原辅材料、零科件以及外协件质量的控制 2、职责 2.1 供销部负责实施采购,以及采购回物质的送检 2.2 质量部负责采购的原辅材料、以及外协件质量的控制(检验/验证) 3、工作程序 3.1 送检 供销部采购回材料和辅料,并及时报检,由仓库保管员填写《送检单》,报质量部 检验员进行检验。 3.2 检验/验证 质量部检验员接到《送检单》后,核对送检产品及数量、质保单,然后开展检验工 作。 检验员依据《进货检验卡片》抽取原辅材料,按照检验项目、内容进行检验,并按 照判定方案进行判定,检验员应做好检验记录 3.3 检验/验证判定 3.3.1 检验/验证合格的在《送检单》上签字“合格”。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质 检员作好标记。按照《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进行退货处理。 3.3.2 所采购的原材料由于无法检验出该产品的卫生指标的,故对所采购的产品由供 方提供原材料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是有自检能力的厂家提供的 合格证明,或无自检能力的厂家委托有检验能力的厂家或机构提供的证明或检验报告; 原辅材料必须使用食品用原辅材料。原材料不得使用外购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 3.3.3 检验合格材料。由仓库保管员根据《送检单》中检验员签字进行验收入库。 4、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原材料检验卡片》 5、质量记录 《送检单》 《进货检验记录》 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之外,首先可从质量的源头开始进行控制,与供 方协商一致明确验收准则,也就是在“订购合同”中明确质量标准,并制定进货检验 规程,因为合格的原材料投入,是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提,其次再辅以过程质量控制 和成品的质量把关,基本上可以将 60%~80%的质量问题在事前及企业内部得到有 效控制。只要注重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 生产成本。 例如:在箱纸板和瓦楞原纸进货检验时,常规情况下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外 观检验”与“物理性能检验”。但很多中小包装企业不具备“物理性能检验”的能力, 没有相应的检验设备,因此只能从外观上来判定箱纸板和瓦楞原纸的合格情况。如: 箱纸板和瓦楞原纸表面平整情况、纤维组织均匀,纸幅间厚薄一致,每批箱纸板应色 泽基本一致,不许有明显的毯印和露底现象。箱纸板和瓦楞原纸应切边整齐,不许有 折子、洞眼、硬杂物、破孔、裂口、缺边、缺角、薄边、毛边、褶皱及其它影响使用 的外观纸病。卷筒纸断头是否作明显标志等等来判定质量的好坏。但由于箱纸板和瓦 楞原纸的特殊性,使检验人员无法在事前,仅靠简单的外观检验来真正发现或检查出 原纸的内部不良情况,最终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对此类问题可先通过对协商认可 (合格)的原纸小批量试生产来进行检验,试生产过程中作好各类反应质量现象等数据、 信息收集。如在原纸预热时通过观察蒸发的“雾气”来确定水分含量的大小;纸筒接 头是否用胶带纸牢固粘接好,每个卷筒纸接头有多少个,纸筒的松紧边情况及上面谈 到的各类纸病,生产出来的箱片面纸是否存在外观不良等等。并将存在的质量情况记 录下来,作为后续质量检验的参照;同时将每一次的质量记录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分 析其中存在的连续波动情况来确定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情况,进而综合评定检验批原纸 的合格情况,进而确定是否继续进货。 此外还可利用对库存量及库存周期的管理来做好对原纸的进货检验。很多中小包 装企业由于原纸仓库比较小,本身就限制了原纸的库存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又忽 视了对原纸仓库的有效管理,将仓库的原纸库存量当作“备货”对待,没有做到“先 进先出”的仓库管理。 习惯于对刚到的原纸经初步的外观检验后,立即投入生产使 用,结果导致不断的出现原纸的质量问题而与供应商进行频繁交涉。为了有效解决以 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考虑到中小包装企业“现金流”需求快速周转的现状,并合理 的降低采购成本与检验成本。可将仓库的“先进先出”管理与进货检验有效的结合起 来,让每次进货的原纸先暂放于规定区域(待检区),经初步外观检验合格后,采用科 学的抽样方法将样品(原纸筒)投入生产线试生产,及时记录质量情况并与以前的记录 进

docx文档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管理类文档 > 行政运营 > 精选 > 文档预览
9 页 486 浏览 2023-11-22 4.1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第 1 页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第 2 页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第 3 页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第 4 页 01-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于 2023-11-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