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检查制度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贯彻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不断提高 设备管理水平,狠抓责任制、包机制,不断提高设备完好水平,特重新修订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相关人员对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三、总则 1、检查人员按照计划时间和路线进行设备检查,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排除设备 隐患、防止设备事故、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2、检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检查,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的安全事项。 3、检查人员随身带好“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防滑手套),执行“五字检查 法”(听、看、摸、查、闻),认真执行“十字维护作业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 防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检查设备必须认真仔细,做到"六应、六到、三比较",即:应走到的地点脚到不 遗漏;应触摸的检查点手到摸准;应看到的情况眼到看明白;应听声响的地方耳到听 清;应嗅气味的区域鼻到嗅准;应分析的情况脑到勤分析。实际状况与标准比较;同 类型设备之间互相比较;本次检查情况与上次检查情况比较。 5、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苗头及不正常状态,检查人员、维修人员以及操作 人员应查找原因,尽早消除。重大隐患而暂时又未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加强监视,分析 原因,及时研究消除缺陷的对策。若缺陷严重,而又危及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采取措 施进行紧急处理,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检查人员除检查规定项目外,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资格证、运行记录等进行检 查。 7、定期抽查操作人员的记录及现场情况,对执行制度好的个人或班组给予表扬或 奖励,执行不好的给予批评或处罚。 8、检查设备安装拆装作业过程中的工艺过程、违规违纪等情况,发现隐患及时纠 正。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安全教育或处罚。 四、操作人员检查要求和内容 1、实行包机责任制。加强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指挥人员应 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2、按相关制度进行巡查和保养。 3、设备启动前查看设备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安全措施是否落实,设备启动前一定 要先试车。 4、设备启动后及运行过程要监视设备运行状况,监视响声、振动等情况,发现异 常要立即进行处理或通知维修人员来处理。对于明显能发现的问题而不报修的,无论 造成事故与否都将追究责任。 5、坚守岗位,定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6、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若发现润滑欠佳时要及时补充,发现润滑油变质或 乳化时,应立即换油。 7、保持本岗位设备整洁及周围环境卫生,每班应打扫一次。 8、积极支持维修工的工作,及时向维修工反映设备运行情况。 五、机修人员检查要求和内容 1、实行包机责任制。包机人员应对包机设备重点保养和维护,因维护保养不到位 而造成设备故障影响生产,包机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机修人员严格按制度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 态。按巡检报表按时巡检,并将巡检及处理结果记录在报表和维修日记上;维修人员 应对所管辖的设备运转情况、备品备件情况及设备隐患情况等了如指掌,每天至少巡 检两次并向上级汇报;应对所管辖的设备运转情况、备品备件情况及设备隐患情况等 更加清楚,每周至少一次对所辖设备进行专业诊断(尤其是事故频繁的部位或部件), 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处理,对设备隐患及事故要有预见性并采取预防措施,每周一 以书面形式向分公司、区域项目部负责人汇报。 3、维修人员每天不定时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包括温度、响声、振动等,主动向操作 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查看运行记录。 4、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整齐全。 5、检查轴承及有关部位温度、润滑、振动情况,所有加注润滑脂部位由包机人员负 责,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都应注意监视润滑油油位情况,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 含值班人员都有义务进行监督和加油,凡因润滑油不足造成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及维修 人员各负 50%责任。 6、检查设备运行,跑、冒、滴、漏及整洁情况。 7、检查设备的绳轮系统等是否完好、有效,以及是否超载运行。 8、检查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 9、检查各工作机构的工作情况。 10、检查安全装置、制动装置、事故报警装置、停车装置是否良好。 11、检查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栏杆是否齐全、良好。 12、检查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及其它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或因联接松动而存在安全 隐患。 13、做好当天的设备运行检查、维修记录。 六、检查人员检查要求和内容 1、定期检查是促进设备管理,提高完好率、使用率,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2、定期检查的内容: ①检查规章制度贯彻和执行情况; ②检查机组人员配置情况; ③检查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情况; ④检查设备技术状况; ⑤了解设备整体的安全使用情况。 3、定期检查的实施: ①明确检查的重点和部位、方式和方法,做到各司其责; 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后的情况; ③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停机整改并监督整改后的情况; ④每月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 ⑤对发出的整改通知书,经检查已整改的,将整改后的资料签字存档。 4、定期开展周检查、月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塔身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垂直度检查、 接地电阻测试、群塔作业要求等;检查记录必须由总包、分包(租赁公司)、监理三方 签字确认,存档备查。 七、部件检查要求及内容 1、电动机的巡检项目 (1)看看电动机的转速是否正常,不能有卡塞现象。 (2)看看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是否超标。 (3)看看电动机的外壳、风扇罩、风扇是否有破损,风扇罩网上是否堵有杂物影响 散热。 (4)看看电动机的紧固螺栓不能松动,地角螺栓松动会引起电机的振动。 (5)闻闻电动机有无异味 (6)听听电动机有无杂音,若有杂音则要弄清时轴承发出的还是电动机内部发出 的,内部的轻微的沙沙声是由风吹动电机绑扎带的线头发出的,一般没事。 (7)摸摸电动机的温度是否超标。 (8)摸摸电动机振动是否超标。 (9)电动机启动前应检查电动机周围有无人或物,盘动电动机,听听启动声音, 观察启动电流、观察电动机启动时间。 2、电缆线检查项目 (1)导线接头是否良好,绝缘有无破损,若有则更换。 (2)接地装置的接地是否良好,若有缺陷设法处理。 (3)对于电缆线路,应检查电缆头、固定瓷套管有无破损。 (4)供电系统是否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 八、零部件的报废标准 1、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①断丝: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捻距内交互捻达到钢丝绳钢丝总数的 10%(同向捻 达到钢丝钢丝绳总数的 5%),或断丝有局部聚集或断丝速率增大。未达标也提前报废 ②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少 7%时,即使未断丝。(抗扭绳 3%) ③钢丝绳当其表面钢丝被磨损或腐蚀达表面钢丝直径的 40%以上时。 ④钢丝绳绳芯损坏而引起绳径减少或整股破断。 ⑤钢丝绳出现下述情况:a 钢丝绳压扁;b 钢丝绳股松弛;c 钢丝绳波浪形;d 钢 丝绳扭结;e 钢丝绳弯折;f 钢丝绳起壳;l 钢丝绳股内钢丝飞出;g 钢丝绳绳芯飞出。 2、吊钩的使用规定 2.1 使用要求: ①吊钩禁止补焊; ②应定期检查,每年至少检查两次(专项检查); ③吊钩表面应光洁,不准有飞边、锐角、裂纹等缺陷;吊钩发现裂纹、凹痕等缺陷, 禁止使用; ④吊钩应有重物防脱钩的保险装置; ⑤不允许在吊钩体上打孔、套扣或造成明显的凹痕; ⑥钩体应转动灵活。 2.2 报废标准: ①用 20 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裂纹及破口; ②钩尾和螺纹部分等危险截面及钩筋有永久性变形; ③挂绳处截面磨损量超过原高度的 10%; ④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 5%; ⑤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 15%; ⑥吊钩钩身扭转超过 10°; ⑦衬套磨损达 50%。 3、卷筒和滑轮的报废标准 ①卷筒两侧边缘超过最外层钢丝绳的高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2 倍。 ②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应安全可靠,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 钢丝绳至少应保留 3 圈。 ③当最大起重量不超过 1t 时,小车牵引机构允许采用摩擦牵引方式。 ④卷筒和滑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以报废:a)裂纹或轮缘破损;b)卷筒壁磨损量 达原壁厚的 10%;c)滑轮绳槽壁厚磨损量达原壁厚的 20%;d)滑轮槽底的磨损量超过 相应钢丝绳直径的 25%。 4、制动器的报废标准 ①可见裂纹; ②制动块摩擦衬垫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50%; ③制动轮表面磨损量达 1.5mm~2.0mm; ④弹簧出现塑性变形或断裂; ⑤电磁铁杠杆系统空行程超过其额定行程的 10%; ⑥动臂变幅的塔机,应设有维修变幅机构时能防止卷筒转动的可靠装置; ⑦销轴或轴孔直径磨损大院厚度的 5%; ⑧制动器摩擦片磨损达原厚度的 50%; ⑨制动轮摩擦面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沾染油污; ⑩制动报废:a 可见裂纹;b 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 40%;c 轮面凹凸不平度 达 1.5mm 时。 5、车轮的报废标准 ①可见裂纹; ②车轮踏面厚度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15%; ③车轮轮缘厚度磨损量达原厚度的 50%。 ④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的 20%; ⑤当运行速度低于 50m/min 时,椭圆度达 1mm;当运行速度高于 50m/min 进, 椭圆度达 0.5mm 时。 6、卡环(卸扣)的报废标准 ①当卡环任何部位产生裂纹、塑性变形、螺纹脱口、销轴和扣体断面磨损达原尺寸 的 3~5%应报废; ②卡环的受力方向----纵向受力不能横向受力; ③不超载使用----根据吊物的重量合理选择卡环; ④在安装横销时,螺纹旋紧后应回旋半扣,防止螺纹旋紧后受力方向相同,使销 轴难以拆卸。 7、结构件的报废 ①由于腐蚀或磨损而使结构的计算应力提高,当超过原计算应力的 15%时应予报 废。对无计算条件的当腐蚀深度达原厚度的 10%时应予报废。 ②塔机主要承载结构件如塔身、起重臂等,失去整体稳定性时应报废,如局部有 损坏并可修复的,则修复后不应低于原结构的承载能力。 ③塔机的结构件及焊缝出现裂纹时,应根据受力和裂纹情况采取加强或重新施焊 等措施,并在使用中定期观察其发展。对无法消除裂纹影响的应予以报废。 ④塔机主要承载结构件的正常工 1.25 105 作年限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或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结构工作级别、应力循环等级、结构 应力状态计算。若使用说明书未对正常工作年限、结构工作级别等作出规定,且不能得 到塔机制造商确定的,则塔机主要承载结构件的正常使用不应超过次工作循环。 九、安全装置的检查和要求 1、力矩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防止塔机发生倾覆事故。还规

doc文档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管理类文档 > 行政运营 > 精选 > 文档预览
12 页 744 浏览 2023-12-06 3.9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第 1 页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第 2 页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第 3 页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第 4 页 03-【设备安全】-04-设备检查制度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7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于 2023-12-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