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销售经理岗位说明书 金融销售经理岗位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1、岗位名称: 经营经理 2、直接上级: 总经理 3、岗位编号: 4、岗位级别: 5、定员人数: 1 6、 所属部门: 7、直接下级: 采购部长、销售部长 8、岗位类别: 管理类 9、核 准: 二、工作概要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通过市场比价手段,确保物资供应,降 低采购成本;并通过有效的营销策划和市场开拓手段完成公司下达的销 售目标,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利润。 三、工作职责: 第 1 页 共 20 页 序号 工作任务内容 负责程度 1 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与重大问题决策; 部分 2 参与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负责组织制定生产战略规划;为重大营 销决策提供支持; 协助 3 参与制定公司年度经营计划、预算方案; 协助 4 组织制定采购管理办法和销售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 5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指导制定年度采购供应计划和销售计 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 6 组织进行采购招标及重大采购合同的评审工作,对合同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 负责 7 组织下属部门收集行业政策、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等,分 析市场发展趋势,为营销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 负责 8 组织下属部门进行市场调研,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提出产品开发、改进建议; 负责 9 组织下属部门进行市场推广和产品宣传活动,扩大公司及产品 知名度,实现销售目标; 负责 10 负责分管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促进流程优化和效率 提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负责 11 负责接待重要客户,组织攻关活动,与客户维持良好关系; 负 责 第 2 页 共 20 页 12 负责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指导价格的制定,并监督检查执行情 况; 负责 13 负责下属人员的培养和工作指导,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考核与反馈; 负责 14 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负责 四、组织关系: 汇报内容: 1、采购和销售计划 2、原材料及销售价格异动 3、年度市场推广计划和新产品推广计划 4、重点客户的动向 5、其他重大事项 五、任职资格: 项 目 任职资格要求 年龄与性别 3045 岁,无性别要求 教育背景 学历 专业 其他 本科及以上 市场营销、外贸 工作经验 一般工作经验 专业经验 管理经验 5年3年2年 特殊技能要求 外语水平 英语,书面阅读熟练、口语会话流利 第 3 页 共 20 页 计算机水平 掌握 WORD、EXCEL 等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具备基 附送: 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解说词 鉴史问廉第七集制度之重解说词 我精心: 制度大全 户籍 科举 合伙人 存款保险 公司管理 员工管理 仓库管理 财务管理 食堂管理 绩效工资 宿舍管理 企业会计 安全生产管理 人民代表大会 食品安 全管理 中小学教师职称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七集 制度之重 内容简介 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 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 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 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 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 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 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 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 第 4 页 共 20 页 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之重》通过挖掘古人在廉政 制度上的探索和努力,将这些历史的镜鉴展示给观众。 解说词 : 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 75 年 11 月,在湖北省云梦县进行的一项考古发掘,引起了全国 的关注。在一座秦代墓葬中,人们发现了 1000 多片竹简。这些竹简的 主要内容,是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律令条文,它们对官吏的职责、考 核与处罚作了明确的规定。云梦县出土的这些秦简直观地向人们展示 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在两千多年前,国家就开始运用律令和 制度,对官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以监察制度、官吏选拔制度和回避制度为 主的制度设计,构成了防止和遏制腐败的制度保障。这些凝聚着古人 政治智慧的制度设计,直到今天还在启示着我们。 第七集 制度之重 解说词: 吴艳军是湖北省云梦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庭长。一直以来,吴艳 军将人生的最大失败是失去自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今,吴艳军的 座右铭和全院其他法官的座右铭一起,被醒目地立在法官们开庭时必 经的走廊里,这些独特的座右铭采用的是秦代竹简的样式。 第 5 页 共 20 页 在云梦县法院还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秦 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馆藏物品。在云梦县,秦简是这里最为瞩目的文 化名片。云梦县博物馆收藏的睡虎地秦简,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珍贵 的秦代文献资料。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人们发现秦朝的地方官吏要负 责管理一方的农业、市场交易、徭役、手工业、治安,甚至还要负责 兵器生产和工程营造,不论是没有完成职责,还是借职务之便从中牟 取私利,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今天,我们透过这些秦简上的律令条文,可以看到秦始皇是如何 管理这个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帝国,以及帝国庞大的官吏群 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 治国先治吏,因为吏是什么呢?吏是管理国家的人,首先把官,有 一种法律把官管好,就治国先治吏。我觉得这批云梦秦简里头非常重 要的一部分就是,它能够对官吏的考核,在秦律里头已经体现出来了。 解说词: 为了更有效地监督管理各级官吏,惩治贪腐等渎职行为,秦始皇 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中央有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御史大 夫再派出监御史常驻地方,监察郡县一级的官员。这是中国古代监察 制度的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 第 6 页 共 20 页 我国的监察制度主要是官僚制度形成以后,大致的时间是在战国 时期,但是秦统一以后这个制度被推广到全国,那么根据文献的记载, 秦代中央是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那么这个御史大夫主要的 职责就是监察的这个职能。那么在秦代,地方一级设有郡戒,郡戒的 职能主要就是监察。 解说词: 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监察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结 束。 公元前 140 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大事。这一 年 10 月,刚刚当上皇帝的汉武帝刘彻,在皇宫向一批学者询问治理国 家的大计。根据皇帝的询问,学者们将自己的回答写成文章呈交上去。 在这些文人当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独特的见解引起了汉武帝的极 大兴趣。董仲舒给皇帝的治国大计就是实行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它使儒学成为以后两千多年间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那么,作为民间学者的董仲舒是如何进入皇 帝的视野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牛润珍: 董仲舒能够进入皇帝的视野,这和汉代的察举制度有关,察举的 科目有方正贤良,还有敢言直谏之士,被举荐之后,他要经过皇帝的 策问、考核,然后才能做官。 解说词: 第 7 页 共 20 页 被地方官举荐的董仲舒在给皇帝的文章中说,现在吏治不贤明, 这是选才不当造成的。他的建议是,根据才能和品德来选拔官员。这 就是后来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孝廉科,地方官每年要为国家举荐 贤才,品德优秀、孝敬父母、学识过人、富有才干的人都可以被举荐。 那么,汉武帝建立的这套官吏选拔制度,对这个帝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呢?以为主的察举制度,能够避免腐败的侵蚀而为国选出可用之才吗? 公元前 36 年,西汉军队在西域的郅支城与匈奴展开了一场决战。 两天之内,匈奴全军覆没,西汉帝国与匈奴的最后一次战争落下了帷 幕。立下这个不世奇功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陈汤。陈汤原先 只是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平民。年轻时,陈汤曾在长安流浪,他的才 能被富平侯张勃发现。于是,张勃便向朝廷了陈汤。不料,在等待分 配期间,陈汤的父亲去世,而陈汤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原来,得知 父亲死讯的陈汤没有回家奔丧。负责首都监察工作的司隶校尉因此检 举陈汤缺乏起码的孝道,不符合举荐当官的标准。于是,陈汤被拘捕 下狱,举荐人张勃也因为举荐不当受到了处罚。几年之后,陈汤又一 次被人举荐。这一次他担任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奉命出使西域。他 的才能终于在遥远的边疆得到发挥,为西汉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划下了 一个漂亮的句号。陈汤的人生沉浮让人们对察举制度有了一个直观的 认识。西汉王朝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检举,极大地压缩了选拔官员过程 中舞弊和腐败的空间。 第 8 页 共 20 页 河南省内乡县,这里拥有上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这里,不 同朝代的县志被精心地保存到了现在。这些县志记载了上至公元前 6 年下至清朝末年,在内乡任职而且有名可察的 180 多名官员,人们发 现,这其中没有一个是河南人。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汉武帝时期,官员异地为官的籍贯回避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 内实施。此后,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成为历朝历代一以贯之的制度。 到了宋代,回避制度被细化为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以及科 举回避。作为一种有效的反腐制度,回避制度在中国古代得到了严格 的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 所谓回避制度,从我国历史上来说,我认为有三种回避。一种是 避籍,就是回避籍贯,籍贯回避。第二种是避亲,就是亲属的回避。 第三种是避近,就是相近的关系的一种回避制度。这三种制度在我国 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都有存在。 解说词: 公元前 106 年,汉武帝发布了一道诏令,将全国分为 13 个州,并 向每个州委派一名刺史。此时在西汉帝国,地方已经有郡县两级行政 单位,皇帝在全国设州并委派刺史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吏和豪强。 自此,刺史制度成为国家的主要监察制度。那么,为什么汉武帝要设 立这么一套全新的针对各级官吏的监督机制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 第 9 页 共 20 页 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吏治腐败的问题就比较 突出了。那么,吏治腐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各级官僚勾结豪强 势力,导致了各级地方官,出现了一种不执行中央的政策和命令,鱼 肉地方百姓,各种独立于国家法律秩序之外的这种社会势力横行。那 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汉武帝就下决心,设立了以刺史为标志的, 这样一种巡视监察制度。 中国唐史研究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你看在秦始皇那个时候,他没有这套东西。 他就到全国,到各地去巡查、他老自己到各地去,天子巡狩,说巡狩 并不是真打猎,他到各地,他就要去看,这儿怎么样?那儿怎么样?就 是保持中央集权的。你看秦始皇活活累死了。你看到汉武帝之前,郡 国并行,汉帝国管的地方还相对比较小,郡,好
金融销售经理岗位说明书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于
2024-03-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