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制度 1.生产管理组织 1.1 车间生产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由装置主管具体分管负责,装置技术员分岗承包,按生产计划、 调度指令及操作规程以班组为基本单位组织生产。 1.2 班组成员在班长的组织下,按照岗位负责技术员、装置主管或公司调度的指令,具体负责本岗位的生 产操作和工艺技术指标的控制。 1.3 在生产管理上,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装置包岗技术员负责,装置包岗技术员对装置主管 负责,装置主管对主任负责,主任对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 1. 4 装置主管外出期间,生产管理由本装置技术员负责。 2、 职责任务 2.1 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做到生产组织科学 有序,人员结构合理,生产方案优化,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 2.2 按公司月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随时掌握装置负荷、任务完成进度,按装置达标的 要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2.3组织处理生产问题,随时掌握原料组成、性质的变化,生产方案、生产动态及操作变化、装置能耗、物 耗及物料平衡情况、仪表设备运行情况及备用设备状态,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2.4 合理优化、调整班组人员结构,保证班组人员的整体素质,监督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班组岗位十项制 度,按车间绩效考核有关规定对班组人员进行考核。 2.5 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并按《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则》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 2.6 每日8点及16点召开车间生产碰头会,解决当时生产问题。每月底召开生产技术经济分析会,总结全 月生产及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下月计划及措施。 2.7 及时汇报并组织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隐患和生产难题,对操作事故或异常要逐级及时汇报并积极处 理,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快查明原因,写出分析报告,并组织岗位人员学习。 2.8 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并通过日检、周检、月检对班组及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2.9 及时处理生产中机、电、仪设备出现的故障。没有公司调度允许,任何人不允许问题过夜。 2.10 严格按开、停工方案组织装置开停工,对生产中重大问题处理必须做到:先制定方案,经上级技术部 门审批后再处理。 2.11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环保管理制度》。 3 管理标准 3.1 按时完成公司部下达的生产指令计划。 3.2 各项工艺指标及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达标指标。 3.3 各种记录、报表定期整理存档。 3.4 不断改进生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5 杜绝计划外停车,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 4 工作程序 公司调度室 车间主任 装置主管 车间值班 班组 4.2生产管理工作程序 工 发 现 问 题 汇 报 问 题 及 生 产 情 况 处 理 生 产 问 题 生 产 平 衡 碰 头 会 各 班 班 班 操 车 当 长 长 组 作 间 管 理 班 操 技 成 工 领 人 员 班 作 术 员 当 导 参加 组 工 员 交 接 班 班 前 会 工 作 安 排 车 间 调 度 会 负 上 下 主 任 责 班 班 主 持 人 组 成 及 员 值 车 间 管 理 人 员 当 班 班 组 成员 作 程 序 参 加 人 员 内 容 及 要 求 班 人 生 产 操 作 岗 班 技 员 车 成 位 班 术 间 管 员 负 长 人 理 人 责 员 人 上 班 班 长 讲 述 生 产 设 备 动 态 及 存 在 问 题 接 班 人 提 出 问题 5、考核 车 间 管 理 人 员 和 班 长 分 别 对 工 作 做 出 安排 各 口 总 结 工 作 情 况 提 出 工 作 计划 按 照 岗 位 分 工 及 职 责 要 求 搞 好 当 班 的 生 产 操作 通 过 巡 检 及 时 发 现 生 产 隐 患 及 时 向 车 间 主 管 领 导 及 调 度 汇 报 问题 按 照 调 度 指 令 和 领 导 安 排 及 时 做 好 问 题 处 理 员 根 据 调 度 指 令 和 生 产 情 况 及 时 调 整 工 艺 参 数 平 衡 生 产 汇 报 一 天 来 生 产 情 况 5.1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由装置主管负责考核。 5.2考核情况按《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 l 设备管理组织 车间设备主管负责全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车间设备员在设备主管的直接领导下,分岗位承包管理。 2 职责任务 2.1 车间设备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在用、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满足生产要求,以 确保车间生产正常进行。 2.2 编制车间装置大检修第一、二、三批计划、自检计划、月维修计划及临时计划并组织实施、验收。 2.3 机动设备的润滑管理 2.3.1 在机动设备润滑管理中,严格执行润滑油五定: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和“三级过滤”制度 2.3.2 机泵润滑油站及油具每白班定期清扫,机泵每月1日、15日做润滑油活动,检查、更换润滑油脂。 2.4 装置设备档案、管线档案的修定、填写管理工作,要达到台台设备有资料、条条管线有档案、个个阀 门有台帐,对所有设备管线档案每检修完后及时填写,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5 设备事故和设备隐患管理。 2.5.1对装置出现的重大设备隐患,要及时汇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并制订措施,择机消除,对隐患要建立设 备隐患档案,定期跟踪观察其发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5.2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汇报公司主管部门,设备事故报告要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2.6静设备日常维护 加强静密封点的管理,特别是水、油、汽、风等漏点要及时处理。对处理不了的漏点,要挂漏点牌,要制 定出防范措施并记录在案,择机处理, 并要求班组有关岗位人员加强检查。 2.7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严格按“容规”要求管理。 2.8在整个设备管理中,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3 管理标准 3.1 全年设备管理达到以下标准: 3.1.1全装置静密封点泄漏率 ≯ 0.4‰. 3. 1. 2设备完好率 >97%。 3.1.3 主要设备完好率 >98%。 3.2 设备工作区域及装置环境,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 4 工作程序 设备故障时:操作员 5 设备员 设备组长 设备主管 公司设备管理部 生产管理部 考核 5.1设备主管负责对设备人员进行考核。 5.2设备员负责对所属岗位或班组进行考核.。 5.3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车间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 工艺技术管理组织 电、仪、检修 工艺技术管理在车间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以装置主管为总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装置主管领导工艺 组人员(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负责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2 职责任务 2.1 组织修订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严格工艺纪律管理。 2.2 编制临时生产计划的改变方案、优化操作调整方案、新设备、新技术开发投用操作方案及装置标定方案 负责技术项目的实施投用及投用后的总结工作。 2.3 严格生产岗位原始资料的管理,严格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的管理。 2.4 每月召开一次工艺技术例会,搞好技术分析,按时编制技术月报 2.5 有计划的组织装置技术测定和标定。 2.6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难题,组织技术攻关,找出装置工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技术改进和操作调整, 不断优化操作,促进工艺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抓好工艺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工作。 2.7 定期检查、总结、评比工艺技术管理工作,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应用现代化管理手 段和方法,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 2.8 参加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事故总结。 2.9 加强计量工作,确保计量仪表数据准确,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验。 2.10 根据公司技术部门安排编制并五年修订一次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1 根据批准的工艺规程制订工艺卡片,并两年修改一次,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 2.12 管理好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要求记录真实,交接班内容齐全,并收集整理填写工艺技术台帐,原 始记录保存五年,工艺技术台帐长期保存。 2.13 每月4 日前编制好技术月报、能耗月报,经车间主任审后交公司生产管理部。月报要求生产数据齐全 准确,生产技术分析论述要求原因清楚、过程详细、分析得当、结论明确、措施可靠。 2.14 根据生产需要编制装置标定方案,提交公司生产管理部审批后,根据调度安排组织好标定取数工作, 写出标定报告。 2.15 按公司生产管理部要求及时交各种生产总结。 2.16 对“三剂”在装置中的运行使用情况以及备用库存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准确地填好台帐,存档备查。 3 管理标准 3.1 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修订及时,内容符合实际,不出现遗漏和失误。 3.2 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杜绝违章操作。 3.3 操作平稳率达到99%。 3.4 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填写规范,归档及时。 3.5 实现装置全面达标。 4考核 4.1装置主管负责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4.2考核以《第一联合装置绩效考核细则》为依据。 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组织 1.1 车间质量管理是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装置主管具体分管负责,工艺组设兼职质量联络员一人,各班组 设兼职质量员一人。 1.2 车间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装置主管 组员:工艺组长、设备组长、各岗位承包技术员、各班班长及兼职质量员。 2 职责任务 2.1 车间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等五大 主要因素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2 及时写出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 2.3 车间成立由班组人员参加的QC活动小组并在生产管理部注册登记,QC小组按要求定期组织活动,做 好记录。 2.4 对生产工序过程要做到超前分析、超前控制,使主要工艺参数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旦控制卡边要及 时采取措施,优化调整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5 使用控制图,对主要产品的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监控,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2.6 产品采样要做到定时、定点、定器具,按规定采样并及时索取结果,如实记录在质量台帐上。 2.7 发生质量事故,要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处理,质量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并按《第一联合装置车 间绩效考核细则》中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3 管理标准 3.1 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 3.2 杜绝质量责任事故。 3.3 质量资料及时归档。 3.4 质量控制图按要求填写。 4 工作程

doc文档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管理类文档 > 行政运营 > 精选 > 文档预览
30 页 7616 浏览 2022-12-28 5.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第 1 页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第 2 页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第 3 页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第 4 页 21-企业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2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于 2022-12-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