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计管理制度 一、财务、会计与稽核工作职责 财务部工作职责(记账部分): 1、各项会计凭证的审核、编号、装订及保管事项。 2、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载及保管事项。 3、日结单及日记表的编制事项。 4、总分类账的登录与保管事项。 5、佣金及销货津贴的核算事项。 6、结账时有关账务的调整事项。 7、各部门、分支机构收支账项的审核事项。 8、各部门、分支机构存货的核对事项。 9、办理与税务相关的业务及报表。 10、办理年度决算及盈余拨补分配事项。 11、财务结构的分析及会计报告的编制事项。 12、会计制度、章则、会计表单的设计、修订及控制事项。 13、财务结构、损益变动、长期趋势的分析及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 14、分析比较有关资料。作为拟定各项决策的参考。 15、管理上开源节流、增收减耗及减少不经济支出的建议。 16、其他与财务有关的事项。 成本、费用会计工作职责: 1、各项原材料、物料、包装物、成品、半成品、在产品收付事项的核算。 2、原材料转账传票的编制事项。 3、公司成本转账传票编制事项。 4、折旧费用的计算事项。 5、公司成本的审核事项。 6、公司零星支出、差旅费等报销单据的审核事项。 7、对外协加工报告、加工成本审核事项。 8、结账时有关成本科目的调整事项。 9、各部门、分支机构、办事处销货成本与补贴的计算事项。 10、各部门、分支机构、办事处各项成本、费用的分析比较及控制事项。 11、其他与成本、费用计算有关的事项。 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可检验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会计科目的运用及账户的设置、按《会计管理制度》执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设置, 分支机构、办事处、片区因业务需要建立会计帐簿的,其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必须根据总部财 务要求统一设置,各部新增科目时,须报总公司财务部批准。 第三条 凭证采用收、付、转凭证,即包含有现金收款、现金付款、银行收款、银行付款、转 账凭证五种形式。 (一)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凭证,(实行电算化的企业[下以电算化表示],根据原始凭证 并输入电脑会计帐务系统;) (二)根据凭证汇总表编制凭证汇总表,(电算化:需根据凭证页号打印凭证汇总表,并装订于 凭证首页); (三)根据凭证汇总登记总分类账,(电算化:每月末打印总帐,并留档); (四)根据原始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 (五)根据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各明细分类账,(电算化:每月末打印明细分类帐,并留 档); (六)月终,根据总分类账和各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同时打印报表,并留档)。 凭证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先定期将所有凭证汇总编制成汇总表,然后再根据记 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电算化管理部门可直接利用电脑处理相关业务,以下均同。 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全部凭证,按照相同科目归类,定期汇总每一会计 科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写在记凭证汇总表的相关栏内,以反映全部会计 科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 第五条 记账规划: (一)记账须根据审核过的会计凭证。除按照会计核算要求进行转账时,用记账员写的转账说明 作记账依据外,其它记账凭证都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没有合法的凭证,不能登记账 簿,且每张记账凭证必须由制单、复核、记账,会计主管分别签名,不得省略。 (二)登记账簿时用蓝黑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除了复写的以外,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三)凭证和账簿上的会计科目以及子、细目用全称,不得随意简化或使用代号。 (四)会计分录的科目对应关系,原则上一种经济事项分别或汇总编一套分录,不得将不同内容 的多种经济事项合并编制一套分录。不准出现多借多贷现象,针对经营过程中的特殊涉及同一 笔经济业务的凭证处理,允许填制综合凭证. (五)明细账应随时登记,总账定期登记,一般不超过 10 天,采用电算化核算的企业,因帐务系 统随时生成,操作相对简单,不需登记,可根据电算化的特征处理,但应加强对原始凭证输入 正确性加强复核,结帐工作留待月末办理。 (六)每一笔账须记明日期、凭证号码和摘要,经济事项的摘要不能过分简略,以保证第三者能 看清楚。每笔账记完后,在记账凭证上划"√"号。 (七)记账的文字和数字应端正、清楚、严禁刮擦、挖补或涂改,不得跳行隔页。应将空行或空 页划斜红线注销。 (八)记账发生错误,用以下方法更正: 1.记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应先更正或重制凭证。凭证或账簿上的数字差错,应在错误的 全部数字正中划红线,表示注销,并由经办人员加盖小图章后,将正确的数字写在应记的栏或 行内。 2.记账后发现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式或金额错误时,先用红字填制一套与原用科目、借贷 方向和金额相同的凭证,以冲销原来的记录,然后重新填制正确的凭证,一并登记入账。如果 会计科目和借贷方向正确,只是金额错误,也可另行填制记账凭证,增加或冲减相差的金额。 更正后应在摘要中注明原记账凭证的日期和号码,以及更正的理由和依据。 3.报出会计报表后发现记账差错时,如不需要变更原来报表的,可以填制正确的凭证,一并登 记入账。如果会计科目和借贷方向正确,只是金额错误,也可另行填制凭证,增加或冲减相差 的金额。更正后应在摘要中注明原记账凭证的日期和号码,以及更正的理由和依据。 4.采用电算化管理的部门,如发现错误,应根据原始单据仔细复核确认后修改电脑凭证, (应保证会计凭证已修改的情况下处理,严禁电脑凭证与手工凭证不一致)。 (九)红字冲账除了用于更正的错误外,还可以用于下列事项: 1.经济业务完成后,发生退回或退出; 2.经济业务计算错误而发生多付或多收; 3.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需要保持一个方向; 4.其它必须冲销原记数字的事项。 (十)各账户在一张账页记满后接记次页时,需要加计发生额的账户,应将加计的借贷发生总额 和结出的余额记在次页的第一行内,并在摘要栏"承前页" (十一)月、季、年度末,记完账后应办理结账,为了便于结转成本和编制会计报表,需要发生 额的账户,应分别结出月份季度和年度发生额,在摘要栏注明"本月合计"、"本季合计"和"本年 合计"的字样,在月结、季结数字上端和下端均划单红线,在年结数字下端划双红线。总结的 数字本身均不得用红字书写。发生笔数不多的账户,也可不结总。不需要加计发生额的账户, 应随时结出余额,并在月份、季度余额下端划单红线,在年度余额下端划双红线。 (十二)编制会计报表前,必须把总账和明细账记载齐全,试算平衡,每个科目的明细账各账户 的数额相加总和同该科目的总账数额核对相符。不准先出报表,后补记账簿。 (十三)年度更换新账时,需要结转新年度的余额,可直接过到新账各该账户的第一行,并在摘 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必要时,详细注明余额组成内容,在旧账的最后一行数字下面注 明"结转下年"字样。结转以后的空白行格包括不结转余额的账户,划一条余线注销或盖戳注销。 第六条 结账、对账: (一)结账是结算各种账簿记录,它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进 行的,具体内容如下: 1.在结账时,首先应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入有关账簿。 2.本期内所有的转账业务,应编成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以调整账簿记录。如待摊、预提费用应 按规定标准予以摊销提取。 3.在全部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应结算所有的账簿。 (二)对账是为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具体内容如下: 1.账证核对:是指各种账簿(总账、明细分类账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记录与会计凭 证(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的核对,这种核对主要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 月终如果发现账账不符,就应回过头来对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实 行会计电算化的部门,至月底一定要进行明细帐与总账的核对工作,以确保帐帐相符。 2.账账核对每月一次,主要是总分类账各账户期末余额与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相核对,现金、 银行存款二级账与出纳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相核对,会计部门各种财产物资明细类账期末 余额与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保管账相核对等。 3.账实核对分两类:第一类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 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对账单相核对,要求每月核对一次;第二类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 余额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相核对,各种往来账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的账目核 对等,要求每季核对一次。 三、库存现金报表记载简则 1.库存现金及存放行库登记表(附表 1): (1)本表属日记簿性质,为分支机构交易事项之序时记载。 (2)将每日交易根据发生时间的先后,依表定格式分现金及存款逐项填记。 (3)交易事实于摘要栏简要书明。 (4)每日列明余额,送请财务部长(分支机构可送会计主管)于余额前核章,以便与收支日报表核 对。 (5)每日早晨于 9 点前资金中心出纳需将现存现金及银行余额报财务总监备案。 (6)本表应逐页编号加装封面,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四、接收承兑票据处理准则 (一)各部门、分支机构经办员于收取票据时应将票据内容及缴交明细依表定格式逐笔登记于应 收票据登记簿表并送财务部长核章。 缴交票据客户资 收 期 票 内 容 部长 料明细 入 付 日 账 期票 号 兑 汇 现 现 日 日 揽票人 主管 票面 款 期 到 期 号码 客 户 其 他 核章 金额 行 日 (二)所有应收票据均作为特殊现金,一律先在当地银行金融机构查实无误后,用 EMS 特快专 递送交总部财务保管、承兑或贴现,各分支机构处不得保管承兑票据,同时也不得炒卖承兑汇 票。 (三)兑现票据应于票据登记簿及代收票据凭单注明兑现日期销账。 (五)经办员在接收承兑票据时,一律事前向银行查询承兑票据的真伪。 (六)财务出纳应将登记簿逐页编号,加装封面,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七)本办法未定事项视惯例或一般处理原则办理。 五、各部门月绩分析细则 (一)为使本公司各级干部明了计划和已执行业务的成效藉以 激励各级人员致力达成年度盈余目 标起见,特规定逐月分析各部门执行年度经营计划业绩有关细则,以收预期管理之效。 (二)日常收支资料的整理与提供。 1.各部门每日发生收支传票或原始凭证必须根据权限的规定批准,经办人填妥分析表再依规定 流程办毕有关手续,送回财务部登账,否则若与财务组的付款分析发生不相符时,增加复查的 麻烦。(当月各部核准的
01-【管理制度】-05-会计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于
2024-04-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