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制度 一、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1、每期开学前教师都要根据课程表要求,编制所任课程的授课进度计划, 授课计划一式二份,自留一份,在开学前一周交培训中心一份存档。 2、授课进度计划一经批准执行,教师必须按照计划授课,不经培训中心负 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删减或更改。 3、教师应在开课前一周写好教案,并由教研室主任检查签字。 4、每半年进行一次教案检查,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教案”,并记录存档 5、建立领导听课制度。培训中心主任每月不少于 1 次,教研室主任每月不 少于 2 次。听课时要填写“听课记录”,听课后要与任课教师交换听课意见。 6、培训中心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学员对任课教师、教学管理和食宿 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培训中心的工作。 7、培训中心定期检查授课进度计划情况,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和授课进 度。 8、每半年组织一次学员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现场测评。 9、每半年进行一次教学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 1、仪器、仪表和设备应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和保养,如有损坏、丢失,应对 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2、实验教师在演示前,必须准备好实验仪器、仪表、设备及用品,检查实验 仪器、仪表及设备完好情况与安全可靠性,确保实验质量及学员的安全。 3、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将实验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以免 发生事故。 4、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必须作具体指导,巡视检查实验进行的情况,并 使学员能看到实验中的现象。 5、学员必须认真执行实验室规定,不得吸烟,不准大声喧哗,不准乱动乱 摸实验仪器、仪表及设备。 6、学员在实验时,必须爱护实验室一切公物,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程和操 作规程,如有损坏实验仪器、仪表及设备的情况,应按价赔偿。 7、学员不准将实验用品及仪器、仪表带出实验室,如经发现,将视情节轻 重给予处理。 8、学员做完实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应将实验室的仪器、仪表及设备擦 干净,按规定要求放回原处。 9、严格办理新购入仪表和设备的验收手续,搞好建帐、编号、立卡工作,保 管好说明书。 三、学员学籍管理制度 1、学员报到后即取得学籍,班主任负责详细记录学员的在校情况,包括学 习时间、考核成绩、操行评语、奖惩情况等。 2、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态度恶劣,造成严重 后果和影响者;酗酒闹事,打架骂人,聚众赌博者;违反治安处罚条例和刑律 受到司法部门处理者,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四、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1、每学年都应建立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工作计划、实验实习计划、课程表、电 化教学安排、考试考查安排和学员试卷、成绩册等内容的教学档案。 2、每学年建立包括有关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上级文件、通知及培训工作计 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等内容的培训档案。 3、建立教学工作档案。包括教研组活动记录、教学工作检查记录、教学质量 测评记录和有关统计报表。 4、建立培训学员有关档案。包括学员管理制度、学员登记表、违纪学员处理 意见、资格证和优秀学员名册等。建立与各送培单位联系档案。 5、教学档案要按时间顺序,编好目录,分类按年度装订成册。 6、档案总目录应分类编制,各类档案按顺序编明册序,封面上注明起迄年 月、日,每册档案的目录由教务员统一负责编制。 7、教学档案要统一保管,分类入柜,定期进行检查、整理,并注意防潮、防 霉、防虫蛀。 8、有些教学档案因年代久远,本身又无长期保存价值,可造表经培训中心 管理委员会批准后销毁,并在档案总目录上注明销毁日期。 五、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1、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工作量统计、教学质量测评、教学 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现场实验、进修等情况。 2、凡经核签的教师业务档案中所载内容,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不得泄漏 档案中的任何内容。 3、教师业务档案为永久性档案,必须妥善保管,防止霉、蛀、烂。 六.考试试卷规范化管理规定 1、考试卷的格式统一。 2、考试试卷的命题、审核、印刷程序 由培训中心规定命题要求,出卷人根据出卷要求进行命题。命题结束后由培训 中心主管人员对试卷草稿进行审核、修定,再按试卷需求量进行印刷,印刷完交 培训中心主管人员审核密封。 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 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委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 际,制定安全工作鼓励制度。 1. 法人是培训中心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 2. 培训中心建立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以及卫生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建 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员工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和危害预 防、自救等知识。 4. 购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并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5. 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遇有紧急情况或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 管部门进行报告。 6.学员参加卫校组织的各种就业培训,要注意安全。参加实习实践时要安全使 用各种实习用具,避免误伤。 7.离开教室要及时关灯,注意电的安全使用,防止火灾。 8.在实验室实习使用水时,要及时关闭水龙头,防止造成浪费,避免损伤实验 器材。 培训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本单位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一、收入管理 收入是指培训中心开展教育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资金,各项收入及 往来款项都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确保及时足额收取,由培训中 心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二、支出管理 培训中心经费支出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根据“确保必需,突出重点, 效率优先”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要严格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教育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必须与经营收人相匹配,并单独计算盈亏。 三、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 1、财务会计报告,是反应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书面文件。培 训中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定期、如实地向举办者、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有 关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2、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培训中心收入及支出、净收益及其分配使用、 资产负债变动、现金流量变动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做到科目使用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 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3、财务分析是指培训中心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者或投资者的要求,根 据学校财务管理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指标包括投资者投入资金 变动情况、办学积累增减变动情况、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预算收支完成率、人 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例、资产负债率、生均费用(或成本)增 减、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等。 四、财务监督 1、培训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 计制度,规范财务会计秩序,并将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报市教育局备案。 2、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有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认真执行 各项开支标准。 3、经常清理预算内外往来款项,定期与有关部门人员配合对固定资产经费 材料进行清查核实,防止积压浪费。 4、每日现金收入,必须当日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5、做好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的整理、装订、归档 工作。注意防火、防盗 。 6、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徇私情,任何个人,不得因私事借 用公款,因公借款必须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手续。 五、财务清算 经审批机关批准,培训中心解散时,应当予以公告,及时办理解散手续, 并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培训机构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于
2023-03-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