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设计目的 1、员工持股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起源于美国,称为“员工持股 计划(ESOP)”。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进行到产 权改革的深层次阶段,员工持股开始风靡我国各地。许多国有企业在 实现产权多元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员工持股制度。实施目的也具有多 元化的特点:既有出于实现产权明晰化的考虑,也有出于实现产权 多元化的考虑;既有满足对员工福利上的追求,也有建立有效激励 约束机制的需要;既有反恶意收购的想法,也有企业增大资本的实 际需求。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省市制订了关于员工持股的管理办法 或暂行规定,但国家尚无统一法律政策规定。 2、所谓员工持股,其实是两部分人持股,一部分是企业经营管 理者和核心技术骨干(经营层),一部分是普通员工。前者中特别是 企业经营者与股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目标函 数是不一致的,经营者关注的是在职消费,而所有者关注的是股东 价值最大化。经营者通过持股成为所有者,一是可以使两者的利益趋 同,共同为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努力,从而减少在职消费,亦即减少 代理成本;一是经营层持股可以改变国内职业经理人收入普遍低于 其实际应有价值的情况,使他们也可以通过资本收益步入中产阶级 的行列,从而使他们能够相对稳定地为企业服务,使企业拥有保证 其持续发展的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技术骨干持股也具有同样效应。 员工持股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是可以对经营层起到监督制约作 用,可以使他们有效规避决策风险和难以无限增大个人支出帐户, 因此对于构建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 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普通员工也是“依赖性资源”,通过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稳定这部分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估量。 3、实行经营层与员工持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对企业核心资源-技术人才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合理分 配机制,通过建立契约收入与资本收益相结合的薪酬体系模型,达 到留住和大量引进骨干人才的目的,保持技术骨干的创造热情和企 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2)通过产权关系使经营者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使经营者的 长期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让广大员工拥有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 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企业的关切度和参与管理的热情。 (3)通过实行员工持股,使企业内部股权相对集中,根据股权 集中程度来引入外部股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避免失去相对 控股地位。 二、方案设计 以公司为载体,通过吸纳员工股权,回购个人及法人股权,以 现有员工岗位为基础,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为着力点,设计经营 层与员工持股计划。 1、公司股本现状 截止 2014 年 2 月 28 日,公司目前股本总额 5534 万股,其中国 家股 1,xxx 万股,占总股本约 3x.07%;法人股合计 1xxx.00 万股, 占总股本约 3x.90%;个人股 1,xxx 万股,占总股本约 3x.03%。 2、实行员工持股原则 (1)在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内实施。国家目前对于员工持股尚无 统一法规,本方案设计所依据的是《公司法》,同时参照各省市的相 关规定和成熟做法。 (2)本方案设计力图采用国内比较流行的做法,既简便、易于操 作,又有利于达到既定目标。 (3)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拉开员工之间持 股的档次。同时,由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主要通过岗位体现,所以 对于不同员工持股额度的确定主要依赖于将各个岗位划分为不同的 档次。由于实施目的主要在于激励技术骨干和经营骨干,本方案不再 将员工进入公司时间作为分配股权时考虑的因素。 3、操作路径选择 在现有股东之外,引入工会法人股东。将公司工会其注册为社团 法人,在工会下面成立一个员工持股会(非法人),集中托管运作 员工股权。工会作为法人股东进入公司,实现了持股员工间接持有公 司股权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集中管理员工股权,二是股 权相对集中,可以长期保持对企业的相对控股地位,三是根据企业 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将工会股权的回购但未被认购部分设置 为预留股份而无法律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工会只是作为法人股东这一“壳资源” 发挥作用,真正管理运作员工股权的是员工持股会。工会代表员工股 权作为法人股东,尽管与其自身职能并不相符,但由于员工股权目 前尚无适当载体,考虑到目前全国各地的通行做法,选择这种运作 方式亦无不可。 三、实施步骤 1、公司目前已回购法人股 372 万股,再对其他法人股及 1550 万股个人股进行回购,使持股比例达到高于 10.72%。 2、将工会注册为社团法人。工会在现有公司 5162 万股的基础上, 一次性出资,回购低于国有股高于其他法人股的股权,成为公司股 东。 3、工会(员工持股会)将取得的股份按一定原则和方式在员工 中进行分配,量化给每个符合条件并愿出资购买的员工。 4、公司实行员工持股后,应向原注册机构作变更登记,并相应 修改公司章程,适应股权结构变化,对组织架构和公司制度进行调 整。 四、股权分配 (一)条件界定 对持股员工限定在以下范围内: 1、公司董事、监事和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 2、各关键岗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 3、派往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工作的、与公司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的、符 合上述条件的人员; 4、与公司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工作满六个月的员工。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1、员工持股要充分体现利益的一致性。以员工持股确立企业与员 工的利益关系,并且把长远利益同眼前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员 工对于产权的取得与确立才有助于推动企业效益持续增长,使企业 的发展建立在比较长远、可靠的基础之上。 2、员工持股要有合理的差别性。要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 业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达到最优结合,发挥最佳效益,建立企业 长期发展的动力基础,必须使员工持股具有一定的差异。员工所持股 份份额由其工作岗位、工作贡献等因素决定,这种差别性有助于激发 广大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人力资本的竞争性,使人力资本在企 业里的作用得到更大、更充分的发挥。 3、员工持股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员工持股要坚持“效 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劳动力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承认 这种差异并在劳动力产权收益上得到体现,在股权分配上不能复归 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并极大地提 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4、非本公司人员,不得持有公司内部员工股份。 5、根据员工在本企业工作岗位、贡献来决定持股额度,派股方 案应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应提交全体持股员工审议通过后 实施。 (三)分配办法 1、根据员工股份在公司中所占份额设定工会总股本; 2、派股价格按一股一元计算; 3、将注册成立工会的日期确定为工会员工持股会的财务基准日; 4、在基准日之前,凡在公司注册并工作半年以上的员工,均有资 格参与派股分配; 5、在基准日之后,满半年以上的和职务升迁的员工可按相应的标 准派股(职务升迁的员工,依职务级别标准派股),股份来源于预 留股。 6、根据员工工作岗位和贡献,将所有员工划分为五个级别: 第一个级别 董事长、总经理级 第二个级别 副总经理级 第三个级别 总经理助理、部门经理、核心技术骨干级 第四个级别 部门副经理、一般技术和经营骨干级 第五个级别 普通员工级 7、按以上级别划分,对基本股进行额度分配。 8、预留股分配办法:对于部门正经理以上经营管理人员,拟采 取期股与实股相搭配的方式,即在按分配的额度购买实股的同时, 搭配一定额度的期股,其他人员购买基本股的方法遵照相关规定。 五、股本金来源 1、基本股资金来源:为了强化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关系,强化 股权的激励约束作用,购买基本股的员工应以现金出资为主;对于 一时有资金困难的员工可由公司借款或担保贷款,员工以其股份分 红所得偿还贷款本息。但其贷款额在其全部应交款中的比例不宜超过 60% 2、预留股资金来源: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实收制,在公司 重组注册之时,工会的入股资金即应到位。但工会在成立之初会有相 当大一块预留股份,需要解决购股资金来源问题。可以由公司担保, 向银行贷款。然后工会以每年分红所得和新进员工、升迁员工的购股 款偿还银行贷款。 六、股权管理 (一)工会(员工持股会) 工会办理注册登记,并作为公司的股东之一。 持股员工以出资额为限对工会(员工持股会)承担责任,工会以 其全部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工会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 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力。 工会(员工持股会)筹集的资金仅限于购买本公司的内部员工股 权,不得用于购买社会发行的股票、债券,不得用于向本公司以外企 事业单位投资。 工会下设员工持股会,由全体持股员工组成。持股会每年至少召 开两次全体会议,就员工持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员工持股会的管理 以及持股员工权利的行使等事宜做出决议。 员工持股会章程的修改,必须经代表内部员工股表决权的三分之 二以上通过。其它决议,必须经代表内部员工股表决权的二分之一以 上通过。 经工会(员工持股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员工代表,依照《公司 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入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代表持股 员工权益,行使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职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 义务。 (二)员工持股会理事会 员工持股会下设理事会,是员工持股会具体办事机构。理事会应本 着精干、高效和以兼职为主的原则设置人员,由员工持股会代表会议 选举具有企业管理和股权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员工持股会理事会, 对员工股权进行管理。 理事会在管理员工股权方面的职责: ①、定期向持股员工报告员工股权运作情况; ②、管理员工持股凭证,并向持股员工发放出资证明; ③、管理员工持股会备用金; ④、负责员工股权日常管理工作和收集、整理员工意见; ⑤、其它职责。 (三)预留股份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在工会整体购买所得的股权总数中,预留部 分股权,以支付具备资格的新增员工和岗位职务升迁员工的认购以 及对经营层进行期股激励。 员工升职后,其持股额度要相应增加,需要研究新的分配办法进 行重新确定。员工降职后,考虑到历史原因和既成事实,其持股额度 不予减少。 预留股份由工会借贷资金一次性购入。 工会偿还筹借资金本息的主要途径: 1、预留股份及经营层期股每年所得红利; 2、新增员工及职务升迁员工认购股份缴纳的股金。 新增员工及职务升迁员工认购股份按本方案有关条款规定,股份 按上年末公司每股帐面净资产值计算。 (四)员工股份的回购 1、员工脱离公司,其股份由员工持股会予以回购。 脱离公司是指调离、自动离职、被辞退或解聘、被开除或死亡等情形。 2、回购股份由员工持股会转作预留股份。 3、回购时,在正常情况下股价按公司上年末每股帐面净资产值计 算,股款退还员工个人;员工因过失等原因

doc文档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管理类文档 > 行政运营 > 精选 > 文档预览
14 页 616 浏览 2025-03-01 3.9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第 1 页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第 2 页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第 3 页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第 4 页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方案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于 2025-03-01上传分享